近幾年,不少小眾品牌在國家的扶持下快速崛起,世界已經從大眾品牌時代,進入到了小眾品牌時代。我們之前買家居用品想到一般都是“宜家”“居然之家”這些大品牌的賣場,現在更多會現在到淘寶天貓找“納川家居”這種小眾品牌的天貓旗艦店?!捌放埔恢弊霾淮蟆钡暮诵脑蚴瞧髽I(yè)沒有用成本思維去經營品牌。

目前限制住小品牌做大的因素很多,市場形成就是一個。這里就需要綜合考慮幾個維度:市場規(guī)模有多大?市場增速如何?是否剛需?是否高頻?市場集中度怎么樣?好就是用戶的聚合效應好不好?當我們發(fā)現品牌一直做不大時,首先第一步是要做市場形狀的自檢,看看自己所在的市場目前到底在發(fā)生什么。市場本身,僅僅是一種客觀的制約因素,如果品牌一直做不大,大部分原因還是來源于競爭關系和自身運營。

再有就是與同行競爭的成本,競爭不是賽跑上的兩個人你追我趕,而是要盡力做到不和對手在一個賽道上PK。最好的競爭就是產品,最好的產品是很多人需要,而剛好你有,這就是最厲害的,一般只存在于一些高新技術企業(yè)。而業(yè)內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“品類創(chuàng)新”,通過對原有產品進行微調整,添加或升級某些元素,讓這個產品成為一種大家沒見過的新型產品。第二是渠道,如果想做大做強,不論你在什么行業(yè),都要爭取先成為電商品牌、微商品牌、新零售品牌以及社區(qū)品牌。繞過渠道為王的巨頭,先占領某個山頭,再圖謀整個江山。第三是定價,定的不是利潤,而是你的競爭成本。第四就是流量,必須通過流量去獲客,通過流量去侵占消費者心智,夯實你的品牌定位?,F在火熱的私域流量,就是在利用微信社群這些互聯網基礎設施,盡量多地觸達用戶、留存用戶,以便生意能夠細水長流。

自身運營也是限制的一大難題,僅從企業(yè)經營視角來看,如果你的發(fā)展遭遇了瓶頸,很可能是你過往的經營模式不靈了。你過去的成功沒法“復制”了。如果一家企業(yè)每次獲得一個新的客戶、新的消費者,方法都是可以復制的,那么它的每獲得一個新客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會降低。企業(yè)經營的核心目標之一,就是不斷降低它的邊際成本。

小眾品牌如何做大的因素有成千上萬種,都是需要我們在經營中慢慢的摸索。要想品牌做大,最重要的是先認清自身的不足和清楚了解現在的制度,跟著時代的步伐走,最好走在前端,不能說立馬上升一個等級,但至少超越了對手。